工业奏响调结构新乐章
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为全市工业调结构注入了强劲动力。
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宏观经济趋缓的大背景下,多年保持快速奔跑的工业经济放缓了步伐。但随着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传统产业整合提升,玉溪工业奏响了调结构转方式的强音。
2014年,玉溪将在围绕巩固提升烟草、冶金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上迈开大步。
龙头企业支撑工业大盘
2013年,随着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抓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环节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做强做大龙头企业的力度不断加大,为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增长和调结构转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由年初的284户增至312户,规上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1.3%。全市50户重点企业实现产值1087亿元,占全市规上产值比重82%。
去年,全市产值过亿元的企业由144户增至152户,实现产值1259.6亿元,占全市规上产值比重94.5%。红塔、云铜、云锡、云电、昆钢、云天化6大集团及仙福、玉昆、活发、太标4大民企实现产值887.9亿元,占全市规上产值比重67%。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玉溪工业经济尽管增速放缓,但对经济发展贡献仍然突出。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1.2%,对GDP的贡献率达53%。工业创造税收341.6亿元,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76%。
业内认为,做优做强龙头企业仍将是今年确保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的关键。
园区建设提升产业承接能力
随着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和城镇上山、项目入园工作的深入推进,全市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大幅加快。截至目前,全市11个工业园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217.6平方公里调整为265平方公里;去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51亿元,完成园区建成面积近55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的21%,建成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
随着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园区产业承接能力不断提升。截至去年底,园区招商引资额达153亿元,完成年度工业投资78.6亿元,占全市非电工业投资比重达68%;园区入园企业875户,实现工业产值1288.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近80%;实现增加值530.5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83.6%;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了以烟草及配套、生物制药、钢铁有色、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建筑陶瓷、磷化工、生物资源、现代物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
业内认为,围绕打造千百亿级园区目标,加快“央企入玉”、“外企入玉”和“民企入玉”步伐,重点抓好疫苗产业园、LED产业园、数控产业园及石化深加工和箱包配套等招商项目,将是今年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和工业招商的重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吹响集结号
随着韵雅科技药用级黄腐酸、中广核风电场等项目建设步伐的加快和云计算等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玉溪开始展开双臂热情拥抱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沃森步入全国疫苗行业第一方阵、维和位居云南三七总皂苷之首、林缘成为亚洲冰片之王,这些奠定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的企业,在推进新版GMP认证中实现快速增长。去年玉溪成功申报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维和成功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成为全市首家直接融资企业。22户生物医药企业完成产值10.5亿元、增长16.5%,实现增加值6亿元、增长21.6%。
蓝晶成为全球知名LED衬底片制造商,太标成为西南最大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商,这些奠定了全市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的企业保持快速增长。行业全年完成产值7.2亿元、增长27.5%,实现增加值2.3亿元、增长23.1%。
研和数控产业园成为全国知名数控机床制造基地,通变集团成为云南电力设备制造领军企业,这些构成全市装备制造产业群的企业实现逆势走强。行业全年完成产值53.6亿元、增长17.7%,实现增加值12.8亿元、增长23%。
贵研铂业产业化项目正抓紧推进,以此为依托,玉溪节能环保产业将迈上新台阶。去年行业完成产值5亿元,实现增加值2亿元,增幅均高达67%。
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广泛运用、“无线城市、智慧玉溪”建设和信息消费城市试点工作的推进,玉溪信息产业开始扬帆起航。去年全市信息产业完成产值23.3亿元、增长7.6%,实现增加值12.1亿元、增长5.7%。
市工信委提供的数据表明,去年全市重点培植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超过89亿元,占到了全市工业总量的5.5%,较上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
业内分析,依托行业龙头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壮大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推进新材料产业化和风能发电项目建设,加大“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推进力度,打造连接东南亚信息大通道,积极发展以IT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将是今年我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的重点。
行业整合推动传统产业提升
随着红塔集团全力推进实施“5211”品牌发展规划和玉溪钢铁集团的成立,两大优势产业整合提升步伐进一步加快。去年,两大优势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增幅1.6%和3%,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8.6%。
去年全市包括食品制造、农副产品加工、酒和饮料及制茶在内的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0.1亿元,增长33.8%;建材行业实现增加值10.4亿元,增长17.1%;化工行业实现增加值19.2亿元,增长13.3%。
成绩属于过去,奋进开创未来。2014年,玉溪将围绕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巩固提升烟草、冶金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旅游文化、新材料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构建新型产业发展体系,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记者 唐文霖 赵春菊 郑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