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城乡一体筑就美丽玉溪

发布时间:2014-01-15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峨山县双江街道摆依寨村特色鲜明的彝族民居  记者 曾永洪 摄

  一个地方到底好不好、美不美,既要看它的城市建设,也要看其农村的发展。

  只有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城市居民和农村群众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这才是人们心中真正的“美丽家园”、“幸福家园”。

  一年来,玉溪在推动“美丽家园、幸福玉溪”的道路上一往直前、从未停歇。依法实施拆临拆违、推动城市综合体建设、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一项项工作、一桩桩实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玉溪建设得更美丽、更宜居,让玉溪人生活得更幸福。

  城市建设彰显现代都市气息

  2013年12月19日,玉溪新天地商业广场项目开工。这是继玉溪红星国际广场之后,我市开工的第二个城市综合体项目。未来3年,项目计划投资65亿元以上,打造成红塔区独具特色的城市新地标。

  市区党委政府主动搬迁,腾出中心城区黄金地段招商引资,这在其他地方也许很难想象,但却是玉溪加快城市建设的其中一步。

  2013年,玉溪明确了中心城区建设具有现代都市气息的宜居生态城市和“一城四点”的新定位、新构架,明确了北进、东拓、西部开发的方向和目标。

  一年来,全市四个城市综合体招商引资和项目规划设计不断推进,星海国际广场、新天地商业广场、泷水塘项目开工建设,高铁新城城市综合体项目有序推进。

  一年来,玉溪城市干道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棋阳路二期、康井路、烟厂库区专用道路、九龙立交建成通车,平战结合人防工程、红龙路改扩建、雨污管网改造等工程顺利推进。

  一年来,玉溪严格执行城市管理条例及配套管理办法,启动城市管理标准化试点,整治重要街区26条48公里,拆除临违建筑面积215万平方米,盘活城市建设用地,美化、绿化、亮化和净化工作不断推进。

  一年来,全市大力推进美丽家园行动,整合资金8900万元,实施试点村27个,完成“农转城”17.3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4.5%。

  在推动城市建设中,市委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切实做到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同时,注重规划与实际紧密结合,并通过进一步完善规划审批决策程序,科学调整规划指标体系,切实提高规划的指导性和前瞻性,搞好城市建设发展。在《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获得省政府批准后,玉溪举全市之力,重点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未来,玉溪将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富于自然与文化魅力的生态城市,成为滇中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烟草、矿电、旅游、机械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基地,云南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

  难怪玉溪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哇家玉溪变得越来漂亮、越来越有档次啦!”

  “真羡慕玉溪人,生活环境一年一个样,变得更有品位、更有现代都市气息啦!”外地人同样不吝对玉溪的赞美。

  美丽乡村构建幸福家园

  “黄草坝彝乡美如画”、“刺桐关靓起来啦”、“大营街的特色民居宜居又宜游”、“摆依寨建成了真正的美丽乡村”……进入玉溪地界,一幅幅美丽清新的乡村图景让人应接不暇。这一年,玉溪的农村环境发生了大变化;这一年,滇中大地的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一年来,玉溪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实行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产业带农户,努力建设“山水田园一幅画、城镇村落一体化”美丽玉溪,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在遵循“政府引导、统一规划、资金整合、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的基础上,全市积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大投入,突出传统特色和民族特色,实施美丽家园行动计划,启动了27个村试点工作。通过严把规划管理关,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内道路硬化等工程,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幸福指数。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美丽家园行动的意见,各县区完善提升村庄规划,并分解落实到对乡镇(街道)、村组干部的年度考核中。目前,全市已编制完成乡镇规划75个、村庄规划5620个,实现了村庄规划全覆盖。

  在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委会,经过改造提升的彝乡农家乐干净整洁,过去的一些卫生死角经过清理变成了种有鲜花绿树的一个个小花园,那些多年无人居住的破旧危房也尽数拆除后改造成绿地,村里的道路得到了拓宽……“珍惜生态财富,打造绿色家园!”这是黄草坝在美丽彝乡建设中总结出的“第一要务”。

  为了打造绿色、优质的人居环境,黄草坝按照“美丽乡村、生活幸福、宜居家园、传承文化、党建示范”的发展思路,实施了生态保护提升工程,以村容村貌整治为抓手,不断完善公共设施。今年以来,拆除中心村危房113间,集约土地1万多平方米;对村庄内外环境进行集中整治,美化181户5万多平方米农房,开展村内主干道建设,确保村内主干道畅通整洁;整合各级资金1600多万元,建成多功能党员活动室、公厕、垃圾降解点、给排水管网、污水净化池等设施。

  “这是我们彝族人特有的文化,墙上画的、宣传栏里挂的、活动室里放的,到处都能感受到这个村子的鲜明特色!”让当地村民引以为傲的,还有全村实施的文化育人提升工程。打造特色民居、挖掘历史传说、实施民族文化传承,如今的黄草坝处处都能看到凸显彝族元素的标识,一股特色彰显的民族之风扑面而来。

  在数十公里以外的峨山县双江街道摆依寨村,特色鲜明的彝族民居掩映在山间,炊烟袅袅、雾霭蒙蒙;投资153万元的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就坐落在摆依寨村口,村内道路整治、绿化亮化、环境卫生、文体娱乐等惠民工程逐一完工……美丽乡村建设把这个只有96户村民的小村子建得愈发美丽,尽显魅力。

  “美丽乡村建设不但美了我们农村人的居住环境,还让我们有了长远可靠的产业发展。”摆依寨小组组长柏光森高兴地说,利用“房前田”种植商品蔬菜,“屋后林”发展竹子和核桃,生态养殖、乡村旅游、民族手工艺样样都能做,美丽乡村建设让摆依寨村民有了幸福生活的保障。

  把农村和城市建得一样舒适、一样美,城乡共同发展,美丽玉溪正向我们大步走来! (记者  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