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练字 从书法走进课堂开始
翰墨飘香翘首待
全民练字 从书法走进课堂开始
最近,央视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引发了国人对汉字书写危机的持续关注。随着电脑、网络、智能手机的风靡,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虽然感觉自己天天在使用汉字,其实,我们早已不写字很久了。
就在书法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之时,教育部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小学阶段开设书法课;北京等地相继出台中高考改革政策,提高语文在中高考中的分值。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能否带热玉溪书法学习?本周教育周刊记者带大家一探究竟。
书法学习有待升温
今年初,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要安排一个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全国各地的小学校园里,书法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玉溪也不例外。
“国家从大的方针政策上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普及书法是件大好事。”红塔书画院的马老师表示,玉溪所有的小学都开设了书法课,但一方面课时有限,另一方面书法老师由语文老师或班主任兼任,会毛笔、懂书法的老师又是凤毛麟角,学生们很难在课堂上系统全面地学习书法。虽然《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可以聘用兼职书法老师,但在马老师看来,培训机构或者非公职老师介入学校书法课的机制尚不成熟。
近来,书法在玉溪逐渐热了起来,玉溪人对书法显现出愈发浓厚的兴趣。书店里好的字帖常常刚上架就销售一空,爱好收藏字画的人也越来越多,玉溪书法协会也时常组织书法爱好者切磋技艺,举办书画展览……虽然玉溪书法学习的形势有所好转,但墨舞者书法培训班的惠老师看来,玉溪书法学习的整体氛围还有待升温:“在我的家乡河南,无论男女老少,提起毛笔人人都能写上几笔,随便一场书法比赛,参赛选手都能挤满广场。”惠老师说,不管是书法培训机构,还是学习书法的人数,玉溪跟省外城市比起来还是太少了。
校内不足 校外进补
虽然玉溪各小学都开设了书法课,但有意培养孩子练习书法的家长发现,每周一节书法课充其量是练练笔,很难真正学好书法。但如果寄希望于孩子照着字帖勤加练习,无师自通练就一手好字同样也不现实。
“书店里各类字帖林林总总,家长们分辨不出字帖的好坏,更不知道哪本真正适合孩子。”马老师指出,练习书法是一个长期且不断重复的过程,如果没有老师指导,孩子很可能把错误的练字方法奉为信条并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终生难以纠正的坏习惯。
自古以来,书法界一直沿袭着拜师学艺的传统,很多书法名家可能本身不是老师,却常有慕名而来的弟子。但如今,即使不认识书法名家,没有熟人引荐,想为孩子寻觅一位良师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花费不高。记者走访发现,玉溪书法培训机构的老师们大都是科班出身,且有一定的书法造诣,有的甚至是书法协会的会员、理事,一节书法课的花费平均在10到15元之间,各机构还免费为学生提供全套笔墨纸砚。
书法培训班的老师们虽然教学方法各有特色,但都讲究因材施教。在红塔书画院,每个学生都是从最基础的握笔姿势,点横竖撇捺的写法开始学起。马老师会在每个学生的练习本上写下范例,亲自指导甚至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运笔,针对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我们不会要求孩子大量重复练习,字是永远练不完的,把字写好才是最终目的。”马老师说。
除了写好字,老师们还会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练字时,书写的内容除了名言警句就是唐诗宋词,练字过程中,孩子能在最自然的状态下熟背诗词。”张空书画的张老师看来,书法和传统文化是浑然一体的,课堂上,他会给学生讲讲历代书法名家的故事,课间休息时,还教学生们下棋、画画。
家长意识起决定性作用
很少有孩子会主动提出要参加书法培训,因此孩子学不学书法,怎样学书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观念意识。张老师指出:“参加书法培训的孩子,无非两种情况,要么字写得太差,家长听从学校老师的建议给孩子报班提高书写能力;要么家长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有意让孩子接触书法。”而各家机构观察下来的结果是,前一种情况远远多于后者。
由于硬笔书法见效快、实用性强,在语文考试,尤其是作文中,书写工整占着一定分值。在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之间,更多的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学习硬笔。“能练习硬笔书法固然不错,但我还是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接触毛笔。”惠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一方面是了解传统文化,不忘书法的本源;另一方面,虽然毛笔见效慢,但是字的间架结构是相同的,练好毛笔,硬笔自然能写好,孩子必定受益终身。
另外,对于书法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家长们约定俗成地认为孩子识字以后才适合开始练字。但在惠老师看来,练字和孩子认识多少字并无太大关联。每个人学书法都必须从最基础的坐姿、握笔、笔顺、笔画开始,即使还不识字,先练练童子功把基础打牢终归没有坏处。
一旦开始让孩子学书法,家长们就应该明确书法学习有很强的延续性,靠短期突破是不行的。很多家长送孩子学上一两期,觉得孩子字写得不错了,就会把课停下来。在马老师看来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练字看起来是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但实际上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全民提笔练字应成常态
记者查阅各高等院校招生简章发现,目前,全国招收书法类考生的高校已由2000年的8所上升到60余所,除了各大美术学院外,还包括很多综合类大学和师范类院校,录取总人数非常可观。我国的书法专业也已形成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一整套完善的教学体系,并不断趋于成熟。
然而,玉溪的书法学习者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老年人中。这种两头热中间冷的状况让马老师感到担忧:“书法学习存在严重的年龄断层,初高中、大学和成人阶段基本是空白。”
小学阶段,学校开设书法课,小学老师也普遍重视学生的书写。进入初高中阶段,各科学习压力加重,老师不再像小学老师一样强调书写,学生们也就松懈下来。而且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学书法和学美术一样,高考时可以参加艺术特长生考试,并享受文化分降分录取的待遇。
另一边,老年大学的书法班办得有声有色,却鲜有成年人热衷书法学习。在青少年宫和老年大学同时任教的马老师告诉记者:“老年人学习书法图的是放松娱乐的同时顺便锻炼一下大脑,且不论他们字写得怎么样,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老年人尚且能从头学起,何况是青壮年?”马老师认为,学习书法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定,任何年龄开始学书法都不晚。在张老师的学生中就有妈妈和上幼儿园的孩子一起上课的例子。“练习书法最大的功用在于修身养性,女生练成大家闺秀,男生练成风流才子。”张老师幽默地说:“作为成年人,不但要无条件地支持孩子学书法,自己也应该养成提笔练字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