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村产业结构调整调出特色
李洪贵家2010年栽种的第一批核桃树长势良好
8月26日,记者来到峨山县甸中镇小河村委会觅耻冲村。刚入村口便看到村民们沿路而坐,编着烤烟。
村民柏万贵高兴地说:“虽然连续4年干旱,但今年的烤烟长势却是最好的一年,我家去年栽了6亩,苦得2万不到点;今年栽了6亩多,估计能卖个好价钱!”
村党总支书记李洪贵介绍,小河村是典型的山区村,有10个自然村542户1816人,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烤烟、玉米和捡菌子,村民收入结构单一。去年,人均纯收入虽有6861元,但低于全镇7028元的水平。
近年来,如何破除农民收入结构单一促农增收成了李洪贵思考最多的问题。
最终,李洪贵在学习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中,找了小河村破解发展瓶颈的路子——促农增收关键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步发展传统农业、巩固和提升烤烟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充分发挥林产业、种植业、畜牧养殖业等特色优势。
小河村平均海拔在1600—1700米之间,特别适合种植核桃。三年前,得益于峨山县发展“2213”工程,小河村机械化试种了第一批核桃树,共计500亩。当时,李洪贵带头种了约10亩、200多棵。时隔三年,记者在李洪贵家的烟田里看到,这批核桃树长势良好,很多已经比人高了。
李洪贵欣喜地说:“再过5年这些核桃树就挂果了,到时候收入至少可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番!现在核桃树还小,等树大点,烤烟就退出,只种核桃了。”
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共同致富,2012年,甸中镇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大理漾濞考察学习。从2010年至今,小河村种植核桃3000多亩,今年还将新增几百亩。未来几年将在可甸吾等6个适合种植核桃的村民小组实行连片种植。预计3到5年后,可实现核桃种植面积6000亩以上。
此外,小河村还将抓好畜牧业发展。目前,小河村有10头以上肉牛养殖大户两户,300头生猪养殖户一户,500只肉兔养殖户一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50多户,年产值约150多万元。李洪贵说,目前,我们的牲畜养殖还未形成规模、还未规范市场,导致产销发展不协调,下一步,我们将扩大规模养殖范围、拓宽销路,形成甸中直销昆明的销售渠道,切实促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