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助我市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发布时间:2013-08-23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助我市5000余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随着大学开学时间的临近,峨山县双江街道土官村委会一组的雷祥生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考上研究生、儿子考上大学,忧的是子女的学费还没有着落。雷老汉告诉记者,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种菜,一年收入也就万把块。女儿在内蒙古科技大学上了4年学已让家里捉襟见肘,今年又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儿子也考上了内蒙古工业大学。女儿每年1.1万元的学费加上儿子每年3500元的学费,让家里的经济负担更重了。

  雷老汉说:“姐弟俩有出息,我就是砸锅卖铁也得让娃娃上学,还好国家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个政策,两个都申请了,每人批了4000元,也算帮补了一些。”

  8月20日下午,记者在峨山县教育局看到,许多学生及家长正排队办理助学贷款。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峨山县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自7月15日正式启动。首先是收集整理申贷学生提交的申请,由专门的评审小组严格把关,对资料不全和不符合条件的进行筛选,最后签订贷款合同和承诺书,确保贷款发放到真正需要的学生手中。今年,市教育局下达给峨山县的指标是360人,截至目前已有268名学生签订了贷款合同,部分学生还在申请受理之中。

  记者从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了解到,我市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自2008年开始实施,当年贷款学生人数仅为11人,放贷金额52800元。其后,在市、县(区)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办理贷款学生人数和发放贷款金额逐年大幅上升。2012年,全市办理贷款学生人数达4102人,发放贷款金额2289.323万元。经积极争取,今年省助贷管理中心下达我市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为5133人,如按每名申贷学生最高贷款额度6000元/年计算,预计全市发放贷款金额将达到3079.8万元。目前全市各县(区)教育部门正抓紧办理此项贷款工作。

  据介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向其家庭户籍所在县(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承担,每个学生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为1000元至6000元,贷款期限最短不低于5年,最长不超过14年。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诚实守信,遵纪守法;3、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校在读的本科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4、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县(区);5、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