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800亩核桃助阿告米村走出绿色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3-07-30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栽下800亩核桃 成立专业合作社
 
阿告米村走出绿色致富路 
 

  
谷顺礼栽下的300多棵核桃树,已经有200多棵挂果了。 

  相隔六年,再次来到易门县浦贝乡水塘村委会阿告米村。村头的两棵核桃树王硕果累累,单株超过3000元产值,依然成为全村800多亩核桃树兄弟中的大哥大。去年成立的阿告米核桃专业合作社,正帮助众多核桃树早日赶上这哥俩,好带着全村34户人家增收致富奔小康。
   
  相隔六年再见谷顺礼

  走进谷顺礼家,不等同行的林业局人员介绍,他一眼就认出了记者,迎上前来说:“我记得你,林改那年你来过我家。”多年不见格外亲切,话题依然从村头的核桃树王开始。

  “那两棵树,漾泡是我堂哥家的,三台是我堂弟家的。和你那年来时一样,一棵树年产干果上百公斤,收入超过3000元。”谷顺礼边递烟倒茶边介绍,正是得这两棵树的力,加上退耕还林政策的扶持,让全村老少定下了栽核桃、绿荒山、促增收的决心。

  记者问老谷家里到现在栽了多少核桃树,老谷说栽了300多棵,有200多棵挂果,去年收得近一吨,卖得3万多元钱。儿子回来要辆车,就靠这些年卖核桃攒下来的钱,5万多买了辆五凌红光。

  说完自家的事,再说村里事,老谷同样如数家珍。全村34户家家栽下核桃树,一共栽了800多亩,平均每家不少于200棵。现在将近60%的树挂果,去年产量近6吨,产值近18万元,户均核桃收入超过5000元。
   
  成立专业合作社

  来到老谷家的核桃地,记者吃惊地叫到:“树都长这么高了!6年前才有你高。”老谷笑着说:“这些树都有10年了,也该挂果了。”他说,村里的大多数核桃树都是2003年退耕还林时栽下的,还有些是铁核桃树改造过来的。原来没栽核桃树时,大家愁着致富没门路。现在树长高了,果子一年比一年多,大家又愁着如何才能卖个好价钱。于是想着成立个合作社,打个牌子,走走市场看看。

  这位阿告米村发展核桃产业的带头人,如今是核桃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了。2012年,老谷约了本村8户人家和外村10户人家,凑得4600元作股本金,成立了阿告米核桃专业合作社。到现在除了村里的34户人家全部加入外,加上外村的农户,社员发展到了60多户,年底将达到108户。

  老谷介绍,合作社设立了理事会、监理会,有出纳、会计。自成立以来,在县乡林业部门的支持下,办了两期技术培训班,重点教大家如何管理好核桃树,做到提质增效高产出。去年注册了“阿告米”商标,印制了统一的包装盒。

  去年,合作社首次组织统购统销。为确保质量,老谷他们定下了“两白一正”的标准,壳要白、仁要白、味要正,还定下了每公斤收购价30元、社员每交售一公斤奖一元的政策。48吨核桃卖得187万多元,合作社收益1.8万元,给每户社员发了个热水壶。老谷说:“头一回搞,只能对大家意思意思了,以后有了钱会按股分红。”

  谷顺礼想做的事还很多

  从老谷家的核桃地踏一脚红泥回到村头,站在两棵核桃树王下,老谷指着村边的一块空地说:“以后合作社有了钱,在这里搞个加工厂,用风干的办法统一加工,分级包装,就能提高品质,提升价格。”

  老谷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有的还在城里买了房子,怕是不想回来了,以后这些核桃树就是他们的“养老树”了。趁着现在还苦得动,想动员大家把村里的猪、鸡搬到核桃林下养,发展林下养殖业,既能改善环境卫生,又能发展壮大产业。

  老谷介绍,按乡上的安排,村里明年再栽200亩左右就没地方种了。现在正在进行10个品种的良种选育,等选出两个最好的品种,还要对现有的劣质品种和剩下的铁核桃树进行改良、改造,让阿告米的核桃种纯质优产量更高。

  和6年前一样,记者在阿告米村头的这两棵核桃树王下和谷顺礼握手而别。临别之时,记者答应老谷下次一定在他家吃回鸡,品尝一次凉拌核桃仁。老谷说那一定要是核桃树下养的鸡,一定要是最好的核桃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