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大型原创舞台音乐剧《国之歌》印象

发布时间:2013-07-22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前进,中国!前进,我的祖国!

——大型原创舞台音乐剧《国之歌》印象


  在悠扬的陶笛声中,聂耳母亲彭寂宽及侄女聂丽华读起聂耳的书信,演出拉开了大幕。作为第三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的一项重要活动,7月21日晚8点,大型原创舞台音乐剧《国之歌》在玉溪聂耳大剧院首演。伴随着国之歌,国歌之父向我们走来。

  天才之歌让人激动、感动

  “我今晚是第一次看到这个演出,音乐剧的形式很新颖,把聂耳的大部分歌曲用他的生平串起来进行诠释、表演、融合,既反映了当时工人、农民、妇女、劳动群众等各种人群的生存状况,又聆听到了聂耳的大多数作品,生动、感人,给人全新的感受。”刘本学是玉溪本土的聂耳研究专家,他看过关于聂耳的话剧、歌剧、歌舞剧、电视剧,看了《国之歌》后,他觉得编排很新颖:“聂耳有四十多件作品,有三十多首填了词,平常我们熟悉的可能只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毕业歌》等为数不多的几首,音乐剧却将聂耳的大部分作品与剧情进行了很好的编排,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聂耳这位音乐巨人的音乐才华。”

  “聂耳真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天才!我们看了剧目详细介绍,才知道演员是从全国挑选的,说唱都是现场原声,怪不得演得这么好。有最优秀的团队,自然打造出最优秀的文艺作品,我很看好《国之歌》的发展前景。”中场休息时,市民刘丽感慨道。

  “太精彩了,有好些地方都看得我热泪盈眶!”18岁的李一是一名高中生,他在激动、兴奋、感动中看完了整场演出。“演出接近尾声时,拿着演员派发下来的《义勇军进行曲》歌谱,全场观众起立,一起高唱国歌,我的激动之情到达了最高峰。作为聂耳的家乡人,真是倍感骄傲,除了高歌、流泪与鼓掌,我无法用其他语言与词汇表达心中的感情,我想其他观众也是一样。”李一说,剧中聂耳作品的编曲很棒,加入了现代和时尚元素,更容易让各年龄段的现代人接受,很好听。
   
  思考青春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音乐剧《国之歌》以聂耳艺术成长历程为主线,以聂耳一生创作的四十余首音乐作品为底蕴,精选其中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重新打造,赋予新的时代气息,并通过讲述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义勇军进行曲》诞生故事,弘扬聂耳爱国主义的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该剧由聂耳的亲侄女、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名誉理事长聂丽华任总顾问,她对聂耳这个角色的要求是“真实”,应当是塑造一个“有抱负、有朝气、乐观、有进取心、为人热情的青年人”。当晚,她也是首次完整观看这部音乐剧,十分感慨:“真是非常感谢大家,演员表演认真,舞美也很好,聂耳的作品也宣传了,演出效果非常好!”

  受聂耳的影响,聂丽华不但自己成了一位作曲家,也将儿子曹青山培养成了作曲家。曹青山是《国之歌》的总制作人:“我们都度过了23岁的青春年华,而聂耳却在那年永远停止了他那充满青春与活力的脚步。走进《国之歌》,你将重新思考青春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他表示,《国之歌》以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梅娘曲》、《卖报歌》等经典音乐作品为主线,融入《牧羊女》、《码头工人歌》、《雪花飞》、《毛毛雨》等那个时代传唱率很高的音乐作品,演员也不仅要会表演,更要有过硬的唱功:“《国之歌》描写的是聂耳精彩的人生点滴,并运用全新的编曲手法演绎聂耳不朽的经典作品,通过辉煌的演奏加上演员的精彩演出,力求为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舞台音乐盛宴。”

  作为聂耳国际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青年作曲家,曹青山专门为《国之歌》创作了主题曲《万岁中国》:“五千年的沧桑,五千年的梦,像一幅画卷,正绽放容颜。五千年的沧桑,五千年的梦,是中华民族,向世界走来。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万众一心,为祖国,洒热血,我们英勇前行……前进,中国,前进,我的祖国。前进,中国,前进,前进进!”

用音乐纪念“23岁的青春年华”

——访著名音乐制作人曹青山

  聂耳生于1912年2月14日,于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不幸逝世。虽然只走过短短23年的生命旅程,他却为中国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精神内涵一直影响着后世之人。7月21日晚,大型原创舞台音乐剧《国之歌》在聂耳大剧院正式落下帷幕,该剧以音乐的形式纪念着聂耳走过的“23岁的青春年华”。

  《国之歌》的总制作人曹青山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制作人,策划人,聂耳国际文化促进会执行会长。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聂耳的侄外孙。谈到选择玉溪作为《国之歌》首演地,曹青山的话语简单而坚定:“玉溪是聂耳的故乡,回到家乡进行首演是情理之中的。”曹青山说,如何全方位地展现聂耳及聂耳精神是《国之歌》主创团队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聂耳是我国伟大的音乐家,他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代代相传的精神内涵,都与音乐息息相关。所以我觉得,用音乐剧的形式来全方位展现聂耳是最好的渠道。”

  曹青山认为,首场演出能与第三届中国聂耳音乐(合唱)周相融合,对《国之歌》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聂耳作为玉溪的文化品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的精神应当是代代相传的民族精神,近年来,玉溪大力打造聂耳品牌是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现在,玉溪有聂耳广场、聂耳图书馆、聂耳纪念馆和聂耳大剧院等文化活动场所,甚至公园、学校等都以聂耳命名,还定期开展诸多与聂耳相关的庆祝活动和文艺活动,非常好。不过,虽然玉溪已具备完善的硬件设施,但还需加大、加深对聂耳精神的挖掘,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剧本,提升文化宣传的软实力。”

  曹青山说,大型音乐剧《国之歌》的主题是“23岁的青春年华”:“我们都度过了23岁的青春年华,而聂耳却在那年永远停止了他那充满青春与活力的脚步。虽然聂耳去世至今已近80年,聂耳的精神却并不过时,反而正逐渐焕发着新的活力。如果每个人都有理想,都有同聂耳一样的高尚情操,实现中国梦就指日可待了。”

国之歌,中国梦

——《国之歌》演员访谈

  昨晚8点,大型原创舞台音乐剧《国之歌》在玉溪聂耳大剧院首演。该剧以四幕音乐剧的形式,通过28位年轻演员精彩到位的表演充分展现了聂耳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内涵。年轻演员们为玉溪观众带来精彩演出,并畅谈了自己对饰演角色的理解以及对聂耳精神的体会。

  饰演聂耳的王佳骏现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2010级本科一班,他觉得演出很成功,达到了预想的效果:“玉溪是聂耳的故乡,能在这里饰演玉溪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种荣幸。”他觉得聂耳很有个人魅力,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平凡:“聂耳一直以来默默追求自己的梦想,并通过自己的音乐专长,去唤醒人民群众,凝聚力量,为祖国而战。”

  谈起来到玉溪的感受,王佳骏说:“我是第一次来玉溪,但却对这里有种莫名的亲切感。坐车穿梭于玉溪的大街小巷,从四处的霓虹灯和雕像等都可以看到聂耳的影子。这不仅体现出玉溪人民对聂耳的热爱和崇敬,也看到了玉溪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吴怡在剧中饰演聂耳的母亲,她认为聂耳是国家的英雄,而聂耳的精神就是万众一心的中国梦,是全国人民再次唱响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美丽乐章。“聂耳精神是值得所有中国人发扬和学习的。能参加音乐剧《国之歌》的演出,是一次跟聂耳亲近的最好机会。能在剧中饰演聂耳的母亲,并通过自己的表演诠释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女人,对我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吴怡说。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音乐剧第一幕,随着《卖报歌》欢快的音乐节奏响起,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手拿报纸,蹦蹦跳跳地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里。她是聂耳为她专门写了《卖报歌》的报童“小毛头”,由就读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宋欣佳怡饰演:“刚接到这个角色时,我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小毛头’的故事进行了了解,才知道她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可怜女孩,靠在街头卖报谋生,还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负,但她天真活泼的性格却没有因环境而改变。有了这些理解,再经过不断的排练,我很努力地将‘小毛头’的性格特点融入表演,真实地呈现给观众。”

  “对于中国人来说,《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实在是太熟悉,因为习惯了,平时大家都觉得没什么特别的,真正到了体现中国力量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国歌的真正意义所在。”宋欣佳怡回忆,2008年,她参加北京奥运会表演,当国歌响起时,她和周围的演员们都热泪盈眶:“那种感动不知道是从哪儿来的,但我认为这就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也是聂耳精神的体现。”

  23岁的王方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她在《国之歌》中饰演聂耳的侄女聂丽华。“聂丽华在剧中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孩形象,她以怀念四叔(聂耳)的形式和奶奶一起出场,在整个剧中起到贯穿的作用。”在王方悦看来,长大以后的聂丽华潜心研究聂耳,并发表了很多关于聂耳的文章,她对宣传聂耳精神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90后的王方悦眼中,聂耳是一个对梦想很执着的人:“用现代的话来说,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很热血,很有正能量。”王方悦笑着说:“下一步,我们剧团将进行全国巡演,我们将把《国之歌》以及聂耳精神用心地带给全国每个城市的观众,以音乐剧的形式加深全国观众对聂耳精神的理解。” (记者 潘泉 攸莉 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