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发展蓝莓种植保护抚仙湖是可行的
年产蓝莓2吨多、种苗上千株,农民李青的奋斗史说明——
发展蓝莓种植保护抚仙湖是可行的
经过4年的持续投资,目前李青已经种了近15亩蓝莓。
4年来,李青在湖边的土地上种植蓝莓,目前其蓝莓基地年产蓝莓2吨多、种苗上千株。农民李青的奋斗史说明,要最大限度保护抚仙湖,在湖边农田发展蓝莓种植是可行的。
7月18日清晨8点,入住仙湖悦春酒店的几名重庆客人来到酒店附近的蓝莓地里,以每盒110元的价格买走李青家的7盒蓝莓。“抚仙湖边种的蓝莓既干净又营养,价格也公道。”重庆客人说,相同数量的蓝莓,重庆要卖200元一盒,而且没这里的新鲜。
重庆客人走后,李青又接到昆明水果市场的电话,让他送蓝莓去昆明,价格也是每盒110元。不过,李青回绝了,7月中旬以来,蓝莓的盛果期结束,虽然价格持续向好,但他没有那么多蓝莓送。
周末是蓝莓生意最好的时候,李青算过,近百游客来到蓝莓地,一天要卖出四五十公斤。按照最低价每公斤100元算,李青一天有几千元入账。
种下蓝莓15亩
李青是澄江县右所镇矣旧村一组的农民。2009年,在村里一个蓝莓基地打工的李青看到蓝莓消费市场巨大,价格也好,于是决定自己种一些。经过半年多的蓝莓种植学习后,李青向同村人租了2亩地,以每株80元的价格买来种苗,开始尝试性种植蓝莓。
“当时是瞎眼马不怕沟深。”时隔4年后,李青面对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还有些心惊。种植蓝莓前,农民李青就是一个敢闯敢干的人,他当过渔民,开过大车跑运输。1997年抚仙湖银鱼价格较高时,李青建冷库做银鱼生意。后来银鱼价格下跌,他在冷库上亏了4万元。
1997年的4万元亏损,让李青刻骨铭心。在2009年11月份投资种蓝莓的时候,他非常谨慎,对一个需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学的父亲来说,他必须成功。
当时,澄江县的蓝莓种植规模仅有100多亩,很多种植户在摸索中尝试,没有多少现成的技术和经验可以借鉴,就连农业科技部门对蓝莓种植的技术研究也非常有限。当年,李青只有4万多元的积蓄,他又从农村信用社贷款了4万元,试种了2亩。
幸运的是,第一年栽种蓝莓就喜获丰收,他轻松还清了4万元的农业贷款。随后,又继续租地,扩大种植规模。经过4年的持续投资,目前李青已经种了近15亩蓝莓,其中,一半蓝莓结果卖,一半育苗卖。按照每亩投资3万元计算,李青累计已经向蓝莓地投资了40多万元。目前他已经全面收回投资,处于稳步发展期。
效益好栽种难
现在,李青已经掌握了蓝莓种植技术,还成为致富带头人。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里,除接听订货电话外,李青还在电话里接受蓝莓种植户的技术咨询。苗黄了咋个办?育苗要注意哪些问题?李青都一一耐心指导种植户。
去年,他向一个种植户出售了200多棵已栽种了4年的老苗,随后又卖出一批自己培育的新苗。仅这户种植户,李青就收入几万元的种苗钱。在李青看来,既然卖了苗给人家,就该在种植技术方面好好指导一下,让种蓝莓的人尝到甜头。
在李青等一批蓝莓种植户的带动下,澄江坝子的蓝莓越种越多。现在,与李青同村的弟弟,嫁到隔壁村子的姐姐,都开始种植蓝莓。李青也通过蓝莓种植,买了汽车,生活日趋富裕。
不过,并不是所有种蓝莓的农户都有效益,一些农户也因种蓝莓亏损。李青介绍,蓝莓种植对土壤和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水要清、土质要好,而且要偏酸性的土壤。一些农户在种植蓝莓前,没有对土壤的PH值进行测量,没有对不合适的土壤进行改良,导致种植亏损严重。
李青告诉记者,蓝莓是一种非常安全和营养的水果,在整个种植期内,从不对果实施用任何农药,而且,蓝莓的肥料为复合肥,其用量仅仅为蔬菜种植的十分之一,因此,大量栽种蓝莓对抚仙湖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
令李青欣喜的是,最近5年,蓝莓的销售价格一直处于每公斤100元以上的水平,在4月中旬至5月底刚上市的时候,蓝莓的价格最高卖到每公斤150元。6月份蓝莓进入盛果期时,价格有所下降,但仍然属于高价水果。
“投资大,栽种难,所以蓝莓的价格才这么贵。”站在自家的蓝莓地里,望着湛蓝的抚仙湖水和高耸的仙湖悦春酒店,李青说,要保护抚仙湖,发展蓝莓比种植蔬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