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绝活多 书画器乐样样通
现在杨顺友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吹笛子和演唱上
杨顺友书法作品
今年71岁、家住红塔区玉带街道兰苑社区的杨顺友在社区和聂耳公园都小有名气,认识老杨的人对他有着这样的评价:是个能干人,多才多艺,绝活多。究竟老杨有哪些绝活,近日记者约访了杨顺友。
杨顺友修过公路、当过兵,1997年从玉溪钙镁磷肥厂退休,在各种角色的变化中,老杨对书画和器乐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兴趣和不断学习进取的态度。上世纪80年代,杨顺友参加了中国书法函授大学玉溪分校国画和书法的学习,学习一段时间后,杨顺友的一幅国画作品被文化部门选中准备选送北京参加美展,经过评选,这幅作品从15幅入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代表玉溪参加北京美展的唯一作品。这件事极大地鼓舞了杨顺友,让他更是对书画创作充满了激情,先后创作了《春晨彩异》、《春满神州》、《抚仙湖水长清》等一批作品,并参加了各类展出。杨顺友对行、楷、隶、篆各种书法技法都有研究,其墨迹散见于玉溪八县一区,1992年书写的书法作品《石林奇观》被“中国云南石林碑林”收藏为永存纪念。
笛子、巴乌、葫芦丝、口琴、手风琴,很多乐器杨顺友都能信手拈来吹拉弹唱,再加上他能唱男高音,成为聂耳合唱团、常青艺术团、花灯协会等文艺团体的主要演员,曾与聂耳合唱团一起到省外参加演出。“我们喜欢听杨老师唱歌,他不仅唱得好,还经常辅导我们吹拉弹唱,在聂耳公园,杨老师小有名气,也很受欢迎。”聂耳公园内,经常与杨顺友在一起玩乐器的陈云生、张春华等几个老朋友这样评价老杨。
除了书画和器乐外,老杨还擅长翻斤斗和变魔术。采访中,老杨给记者来了一段魔术表演。他拿出一枚硬币,称把硬币放进眼睛后,硬币将从后脑勺出来,紧接着老杨把硬币放在眼睛上搓揉,随后还向记者展示了空着的双手,最后正如老杨所说,硬币出现在他的脖子上。这一切完成得天衣无缝,虽然明白这不过是障眼法,但记者愣是没有看出其中的破绽。“我的兴趣爱好广泛,我喜欢做什么事就把它做好,所以不论是画画、书法、学器乐等我都下了些功夫,也有所收获。这些爱好,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杨顺友说。
现在杨顺友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吹笛子和演唱上,经常走出家门在社区和公园活动。采访中,老杨向记者表达了这样的希望:“老年人喜欢在公园或是社区里活动,但聂耳公园连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健身设备也损坏严重,希望公园和社区能够多为老年人考虑,进行一些改造,让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