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奏响工业经济发展强音
入驻华宁新庄工业园区的云南蓝天重工公司半年建成投产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3厘米厚的钢板,4米的直径,20米的长度,一件件巨型风电塔筒成品摆放在云南蓝天重工公司崭新的厂区内;车间里,工人们正挥汗加紧焊接新的产品。看到这些传统意识中只有在大企业、大工业区才能见到的大件产品,是在一向被认为工业规模较小、工业经济相对落后的华宁工业园区新庄片区。项目负责人胡鹏鹏告诉记者,要不是遇到雨天道路不畅,这些产品已运去磨豆山风电场安装了。
云南蓝天重工是华宁县从青岛引进的一家生产风力发电配套产品的全资企业,总投资2亿多元,去年11月底正式在新庄工业园区开工建设,今年5月初建成投产,目前已生产出4套成品、16套半成品。“除了供应华宁磨豆山风电场外,公司还接到了四川、贵州、云南大理等地120套产品的订单。如果达到200套的产能,产值可达2亿元以上。”胡鹏鹏介绍说,“是政府部门的帮助、政策的优惠、服务的配套到位促成了我们选择在华宁建厂发展。”
县招商局局长李乔有介绍,华宁围绕风电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目前,成功引进上海电气集团到华宁投资生产风力发电设备,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这样,风电将会发展成为华宁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一大新兴产业。
副县长张伟红介绍,今年以来,华宁县抓招商、调结构、上项目、做园区、建产业,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上半年,包括云南蓝天重工年产200台(套)风电塔筒、康宏球团年产60万吨氧化球团等五大工业项目建成投产,这些项目总投资达13亿元以上,可新增税收上亿元,按设计可实现产值近30亿元。这样一来,今年华宁将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至9户,仅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可望从去年的13.4亿元增加到28.5亿元,增长100%以上。
大步迈向省级工业园区
“正因为工业经济总量较小,规模以上企业相对较少,华宁举全县之力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工业经济发展。因此,园区处在了引领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的重要位置。”华宁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邓从寿说。
今年以来,华宁工业园区完成了“一园四片区”总体规划的修编,使园区的产业布局更为科学合理。园区建设突出建好软环境,进而加快建设速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邓从寿认为,园区发展的速度关键看融资水平和基础条件是否完备,园区建设的力度关键看招商引资和协调服务的水平。华宁工业园区创新机制,搭建投融资平台,先后组建了华融投资有限公司和水丰水务公司两家投融资机构,去年完成融资1.5亿元,用以推进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将完成融资1亿元;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完成收储土地858.9亩、整治372亩,为企业、项目入驻提供了条件。同时,“围绕产业抓项目,围绕项目抓配套”,今年以来,落户园区、投资千万元以上的新开工项目就达4个,并引进年产20万吨工业炭等大项目与投资客商加紧洽谈。
按照年度发展目标,今年华宁工业园区要突破50亿元的销售收入。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增20亿元以上,实现年度目标任务指日可待。同时,华宁工业园区申报省级工业园区已通过初步考核,作为玉溪市唯一一家、全省13家初选园区之一上报省政府待批。因此,让人期待的是,华宁工业园区可望迈进省级工业园区行列。
做好服务确保重大项目按时开工
2013年,华宁确定了中广核4.8万千瓦磨豆山风电场、康宏球团二期工程等20个重点建设项目,要求确保按时间要求竣工投产。
为提高项目的储备率、上报率、审批率,提高续建新建项目的开工率、投资率、投产率,华宁县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推进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和重点外来投资项目协调服务工作机制。
县委、县政府安排联系重点项目的领导及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到重点项目建设施工现场指导服务或协调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每周不得少于一次,每月不得少于五次;按照“一事一议、每个项目每月报、一次协调一推进”工作要求,做到责任到位、人员到位、精力到位、措施到位。
同时,集中精力抓好各专项报告的系统推进工作,特别是环评审批、用地审批和林地占用审批等工作,联系领导和责任单位要参加协调办理相关手续,保证项目按时开工,按时竣工投产。同时,全力以赴抓好建设项目的协调工作,特别是土地征用、设施搬迁等,联系领导和责任单位要带队参加协调办理,保证项目建设按时间进度要求正常推进。
1至5月,华宁县实现工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19.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3%,成为全县投资的主动力;实际利用县外资金7.1亿元,增长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