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易门一天拆除68亩塑料大棚

发布时间:2013-04-26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龙泉街道方屯社区群众自行拆除塑料大棚

  拆下塑料薄膜,拔起插在地里的架子。4月24日,易门县组织干部群众对易峨高和安易公路两侧200米范围内的塑料大棚进行拆除,当天共拆除塑料大棚68亩。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塑料薄膜大棚的不断增多,其带来的污染也逐步加剧。由于塑料薄膜大棚生产化肥施用量较传统露地生产高,且棚内环境长期处于封闭状态,无自然降雨落入,温度高、湿度大,棚内水、气、热封闭循环,土壤中的盐分聚集在土壤表层,逐年累积,使耕作层土壤盐渍化,导致土壤结构板结,对耕地质量造成严重破坏。治理以塑料薄膜大棚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不仅是保护耕地质量、保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要求和发展生态环保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客观要求,也是恢复生态自然景观、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美丽乡村的相关文件精神,易门县对治理以塑料薄膜大棚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采取“一户一策、一点一策、一片一策”的方针,开展好塑料大棚拆除工作。

  在易峨高公路附近的龙泉街道方屯社区三元宫小组记者看到,10多名村民正在帮周红英家拆除塑料大棚。

  “一开始,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拆,后来听村干部说,塑料大棚对环境污染比较大,为了子孙后代着想,我也就同意了。”周红英说,她家有1.3亩大棚,当天就能拆完,还可以领到3000多元的补助。

  据易门县农业局局长杨晓金介绍,为确保塑料大棚拆除工作顺利进行,易门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大棚拆除补偿标准。各街道、社区、村组干部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向大家讲清楚拆除塑料大棚的意义,实现了老百姓从不理解到理解,最后支持工作,自行拆除。

  据介绍,易门县共有塑料大棚1970亩,今年计划拆除县内高等级公路沿线、坝区城镇主干道沿线两侧各200米范围内的塑料薄膜大棚1250亩,剩余部分将在3年内逐一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