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火把熊熊不眠夜 彝乡处处燃激情

发布时间:2012-08-13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火把熊熊不眠夜 彝乡处处燃激情
 
——峨山彝族火把节掠影 


 
火把节之夜

  
 

传递火种


 
拔河 

斗脚 

 

点火把仪式
 

吹唢呐 


 
花鼓女郎

  秋意渐浓、丰收在望的季节里,彝乡峨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火把节。8月11日,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中国彝族花鼓舞之乡峨山举办了以“想你是挝啰、爱你是挝啰”为主题的彝族火把节。

  从大西神山火坛经钻木取火得来的火种,传递到县城和各个乡镇(街道),点燃了位于县城民族团结广场的主火把,点燃了全县各乡镇(街道)的火把,也点燃了每一个彝族汉子、每一位彝家姑娘火热的心。在大西神山举行的钻木取火仪式、赶花街、跳大娱乐等活动,在县城举行的火种交接及点火仪式、群众篝火狂欢晚会、焰火晚会等活动,在各乡镇(街道)举行的迎火种和文艺演出活动,牵动着每一个峨山人的心,也吸引了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从县城到乡镇(街道),从大西神山到小街天子山温泉度假区,整个峨山县舞动着熊熊燃烧的火把,彝乡人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峨山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彝文化底蕴。近年来,峨山县坚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重点推动、体现特色、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按照“出作品、推新人、树品牌、创效益”的总体要求,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在挖掘、保护、传承、发扬民族文化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十二五”期间,峨山县将充分认识发展彝文化产业对提升峨山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在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峨山深厚的彝族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变文化优势为发展优势,围绕彝族“祖先文化、花鼓文化、火文化”特色,造文化声势,创旅游强势,努力使峨山发展成为彝族文化的重要展示区、滇中生态休闲文化新兴旅游区,力争使彝文化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

  通过近年的不懈努力,峨山县已将火把节打造成了彝族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

  火把节前后,峨山县举办了一系列文体活动。8月4日至10日,峨山县第五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县城举行,来自全县各地的30支代表队在篮球、拔河、民族健身操、民族民间花鼓舞大赛等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11日,还开展了吹抢、陀螺、射驽、掰腕子、高跷竞速、运粮、斗脚等趣味性体育活动。

  8月8日至11日,在高香万亩生态茶文化旅游区、楠竹园、小街温泉度假区等景区景点开展了采茶、制茶、品茶、茶园寻宝、游竹林、品竹宴、登天子山、观太极图、水上娱乐等活动,远近游客慕名而来,纷纷投入到各种活动中,饶有兴致、流连忘返。

  8月8日至11日举行了“耍峨山、逛新街”、双江煮茶、彝家三大碗等活动,12日举行了瑞林山水火把节音乐会。

魅力洛河乡 激情火把节

 

点燃火把

向来宾敬酒

竹竿舞

祝酒歌儿唱起来

  8月11日,以“展彝乡魅力 传彝族文化”为主题的2012年洛河彝乡传统火把节在洛河火把广场拉开帷幕。市区相关领导和洛河乡全体班子成员出席了活动开幕式。彝乡姑娘为他们系上了象征吉祥的五彩线。

  从下午1点开始,由洛河乡五个村委会组成的文艺队为群众带来了彝族烟盒舞、大娱乐、竹竿舞等表演,引得本地或外地慕名而来的数千人观看并参与其中。随后,来宾群众还参加了彝家传统习俗——吃长街宴,感受彝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身着民族服饰的彝家姑娘们为来宾唱起了敬酒歌,来宾真切体验到洛河彝乡的魅力。长街宴结束后,洛河乡文艺队还表演了“彝族花鼓舞”“聂苏阿波”“跳虎”等原生态的精彩节目,把这些传承下来的民族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令八方来宾大开眼界。

  晚上8点,点火仪式刚一启动,彝家姑娘、小伙穿着节日的盛装,迫不及待地围着篝火跳起了彝家欢快的舞蹈, 一时间,洛河彝乡火把广场成了彝家人舞蹈的世界、欢乐的海洋,在此过程中,游客们自然也不会闲着,一起加入到狂欢的队伍里,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人们对火的热爱之情一起迸发出来,今晚的洛河,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记者 李海燕 史桦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