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玉溪上演血小板捐献爱心大接力 八位好心人伸援手 

发布时间:2012-07-10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一个人的生命 八位志愿者的汇集

玉溪上演血小板捐献爱心大接力
 
家属:感谢八位好心人,希望得到更多援助 
 

这是参与捐献血小板志愿行动的一武警玉溪市消防支队官兵在接受捐献前各项指标检查。

医护人员正在抢救杨开平

  继5月8日发生在红塔区大营街“老人和不留名小伙见义勇为勇救落井小女孩”(详见5月11日玉溪日报晨刊1版《三岁半女童掉落深井  老翁小伙冒死相救  玉溪上演见义勇为救人大接力  救人小伙未留名离去》)的爱心接力后,7月9日,我市再次上演一起医院、血站、志愿者联手挽救病人生命的血小板捐献爱心大接力。
 
  家属:吐血老人突入院  急需输入血小板

  7月9日上午11点左右,当记者在献血屋内见到病人家属杨丽波时,她正一脸焦急地忙出忙进。稍有空闲时,她才向记者讲述了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

  7月8日上午11点左右,杨丽波74岁的老父亲杨开平在红塔区北城街道的家中突然大量吐血,他们随即将老人送往市人民医院救治。就在重症监护室的抢救过程中老人还在不断吐血。到7月9日上午,经检测老人的血小板差不多只相当于最低正常值的十分之一。无奈之下,医院跟市中心血站紧急联系,请求配合召集适合老人血型的志愿者捐献血小板。

  同时,杨丽波及家人也积极联系亲友、熟人,希望能尽快采集到符合的血小板,以挽救老父亲生命。“我家一个亲戚认识团市委的工作人员杨海涛,就叫他过来。后经检测符合采集血小板,就采集了相当于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但老父亲此时需要两个治疗量,就等于需要两个人提供血小板。这时,杨海涛又帮助联系市消防支队的几名官兵。后经检测,他们的指标都不符合,但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感激这些好心人。”杨丽波感激地说。
  
  市中心血站:接到医院传真  积极组织捐献

  “7月9日上午8点,我像往常一样来到位于中心城区人民路人民电影院旁的献血屋。当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就突然收到一份来自玉溪市人民医院的传真称:一病人大量出血,病情危重,急需血小板,希望血站帮助协调解决,以挽救病人生命。”市中心血站体检医生周林慧说,“接到传真后,我便立即与血站同事联系,立即根据备案在册的志愿者名单,挑选几位离血站相对较近的志愿者赶往献血屋参与献血救援行动。”

  血站多位工作人员接到周林慧电话后,一边根据资料查找志愿者,一边与每位志愿者做好情况说明。“接到通知后,这些志愿者没有犹豫,放下手中工作就立即赶往献血屋。”周林慧说,“我们首先联系了一位家住高仓的志愿者。但经检测,其血小板指标与患者不符合,于是又再次寻找其他志愿者。与此同时,病人家属也叫了6个人来,但只有一个人成功采集了血小板。另外5位中的2人则在检测指标不符情况下,仍现场献了几百毫升血后才离开献血屋。”一直到下午2点30分左右,周林慧和同事才完成第二位志愿者的血小板采集。截至此时,先后已有8位志愿者参与了此次血小板捐献行动。

  另据周林慧介绍,献血属于一个小型器官移植,直系亲属之间相互输血会造成“移植物相关抗宿主病”。因此,亲属间是不能够参与采集血小板的。
           
  志愿者:“只要有需要,能帮就帮”

  家住红塔区高仓街道的送水工卜全是此次参与爱心救援行动第一位赶到的捐献血小板志愿者。

  “早上10点左右,我在送水路上接到血站电话。听说情况后我立即返回水站,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就匆匆赶了过来。”卜全说,“救人的事,不能耽搁。不管什么人,只要有需要,能帮就帮。”事后卜全告诉记者,因为头天吃了药,以及其他一些原因,测试后他并不符合捐献血小板的要求。没能帮上忙让他感觉很遗憾,他表示,“以后只要有人需要,我都会积极参与,而且会一直坚持下去。”另据了解,卜全已坚持义务献血4年多,成为血小板志愿者也有1年多时间,到目前已捐献了血小板4次。

  杨海涛是第一位成功捐献血小板的人。他说,“因为认识病人亲属,得知情况后我也没多想就来到献血屋了。”杨海涛告诉记者,他也是一名献血志愿者,之前已经献过数次血,而捐献血小板这还是第二次。“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不管是什么人需要,只要我的血型和指标符合要求,我都会积极参与捐献。”杨海涛笑说。

  第二位成功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是来自红塔区研和街道研和二中老师李勇。他参与义务献血也有两年多,加入捐献血小板志愿者则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当天早上12点左右,因为学校已经放假,正在家中的他接到血站电话后就立即赶到献血屋。经过检测,他的血型和血小板指标均符合患者条件。“别人的生命已经受到威胁,不管是谁都应该伸出援手,我为自己能帮助别人而感到高兴。”李勇说。
   
  医院:病人仍未度过危险期

  下午4点30分左右,在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4楼,记者在医生陪同下,在重症医学科ICU病房内见到了仍处于昏迷、尚未度过危险期的杨开平老人。

  据其主治医生夏强介绍,老人入院时消化道大出血、呕血,已经出现失血性休克、失血性贫血,并且还在持续出血。后经检查发现,老人胃底一个动脉呈喷射状持续出血,后用钛夹夹住出血点后才基本止血,但仍有少量出血,且病人血小板、血红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远远低于正常人的最低值,急需输入血小板。

  夏强表示,等中心血站把血小板送来后就会给病人直接输入。但病人在此之前做过胃大部切除等手术,病人目前正在观察治疗。如果再次大出血的话就需要手术了,但情况也会较为复杂。

  “现在第一期的血小板已采集完毕,但不知道下面还会不会需要。如果还有需要,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志愿者继续提供帮助。”杨丽波担忧地说。而对于家属的担忧,市中心血站表示,他们也会持续关注,有需要时就会联系志愿者。目前血站固定的志愿者有210人左右,基本上能满足老人需求。
 
  市中心血站同时表示,目前血小板使用量越来越大,一个人每月只能采集一次,一年最多可采集七八次,而且不能事先采集存放。因此,血站现有的210余名志愿者远远不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以挽救更多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