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甲醛白菜”事件后的通海蔬菜市场

发布时间:2012-05-30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甲醛白菜”事件后的通海蔬菜市场

销售总量未受影响 白菜价格呈现下跌 

  

     汪家富蔬菜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用新购进的设备对白菜进行甲醛检测。

 

    进入冷库里进行预冷的白菜

  

    进入冷库的白菜被修得几乎只剩下菜心

  

    进冷库前,都要对白菜进行修叶。

     新华社5月19日发出报道:广州日前检出120多吨含有甲醛的白菜,这些白菜主要来自山东和云南。21日,检出“甲醛白菜”的广州江南农贸批发市场总部打电话告知通海县蔬菜协会:经检测,“甲醛白菜”事件不包含通海白菜,通海白菜可以进行正常销售。那么在“甲醛白菜”事件后,作为蔬菜集散地与外销大县的通海,究竟受到什么影响呢?记者于昨日进行了走访。

  白菜价格难回往日

  5月29日上午10时20分,在通海金山蔬菜交易市场内,记者见到一对夫妇站在一车白菜前,焦急地看着在车前走来走去、准备整车批菜的收购商。每有一个收购商前来看菜的品质与询问卖价,这对夫妇都面露喜色地与其讨价还价,过了一小会儿后,收购商走了,这对夫妇又开始显出焦急等待的神情来,短短十分钟内,就已经谈了3个不同的收购商,但均未交易成功。

  “自‘甲醛白菜’事件后,白菜的价格就不停在跌,而且比起平时来还很难卖出去,平日里2元/公斤的白菜,现在最高也只卖得到1.3元/公斤。像我家种的这种未修老叶的毛菜,今天就只卖得到0.6元/公斤,一吨菜和之前比起来至少少了1000元钱。今年天干,菜很难种,浇菜的水都要靠拉,各项种菜的成本和往年比起来高了很多,如此低的收购价,我们实在舍不得卖啊,不卖,菜又放不住多长时间。”这对夫妇惆怅地对记者说。据了解,这对夫妇来自高大乡,家里种了3亩地,目前地里的大部分菜为白菜与甘蓝,通常都是自产自销。每天把地里的菜拉来后,大部分情况下就卖给拥有冷库、菜品外销的蔬菜商,少部分卖给本市前来批菜售卖的收购商。

  “这几天白菜价格都在下跌,我们运到广州市场上的白菜,按一车25吨计算,比起之前来起码贴了1到2万元左右。”前来收购蔬菜的几个蔬菜营销老板说。

  据通海县蔬菜协会理事长汪家富介绍,现在整个通海每天的出菜量为170车,约4000多吨,一辆汽车所装载的菜品可能有10多个品种,白菜占其中的15%—20%左右。截至13日,白菜的价格在广州市场上的批发价为3.3元/公斤左右,仍为白菜的畅销期与高价期。但14日晚上8时左右接到通海县蔬菜协会驻广州江南农贸批发市场办事处的电话,说14日拉到市场上的白菜暂时积压,等检测完不含甲醛才可以进行销售后,白菜的价格就一直下跌。至21日广州江南农贸批发市场总部打电话告知通海县蔬菜协会:经检测,本次“甲醛白菜”事件不包含通海白菜,通海白菜可以进行正常销售。可白菜的价钱一直仍未回升,影响最大的集中在15日—20日这几天,29日的菜价则为2.4元/公斤。受此影响,蔬菜营销老板也对菜农的菜价进行了相应的下调。

  外销蔬菜采取预冷和保温措施

  据了解,作为蔬菜集散地与外销大县,通海的蔬菜主要运往广州、深圳、虎门、南宁和海南,也有部分运往北京、天津、湖北等地和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通海的蔬菜主要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销售模式,农户在菜成熟之后,都会把菜拉到蔬菜交易市场等蔬菜营销老板来收购或直接和蔬菜营销老板谈好后送到冷库,然后由冷库管理人员对菜品进行农药残留抽样检测,合格后就开始选菜(包括根据菜的品质进行分类和把外面包裹的菜叶修掉),套上网套后再把菜放入冷库中制冷,待白菜的里外温度均达到0—1℃后,头天下午收来的菜第二天凌晨5点左右就开始运走。
  
  据介绍,对于路途相对较短的外省城市,蔬菜营销老板在运输过程中通常用棉絮加冰块来对白菜进行保温,以保证车内白菜保持在1℃左右的恒温。而对于路途相对较远的城市,则直接采用车上有制冷装备的集装箱车进行运输。“有了冷库的预冷、运输途中的保温,就能对白菜进行很好的保鲜,如果一直保持这个温度,至少能对白菜保鲜10天,常温下也能放置2天。而且我们所外销的城市与我们的距离也不远,我们没必要用甲醛对白菜进行保鲜。”通海县农业局副局长杨飞运说,“‘甲醛白菜’事件虽未对通海的白菜销售总量造成影响,但却导致白菜价格呈现下跌趋势,对农户的收益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通海菜农不知甲醛为何物

  “每次选购好的白菜在进冷库前,都要修掉3两左右的叶子,喷什么上去都被修掉了。而且甲醛那么贵,我们也承受不起用它来保鲜。”接受采访的几个蔬菜营销老板如此表示。

  据了解,通海金山蔬菜交易市场内的大部分菜农根本就不知道甲醛为何物,自从“甲醛白菜”事件后,因白菜价格受到明显影响,经打听后才知道是广州查出“甲醛白菜”影响了菜价,也才听说了甲醛一词,并认为甲醛是一种类似农药的物品,喷洒在菜上是为了除虫。在记者告诉他们喷洒甲醛是为了保鲜后,他们连连摇头表示不可能,“我们通海一年四季都能种出蔬菜来,而且都采取现从地里拔菜现销售的模式,根本不存在喷洒什么东西保鲜。最近天气热了,也下了几场雨,我们怕白菜烧心和被虫吃,所以难免在地里时会对白菜喷洒一些农药,但在销售时一棵白菜至少是修了1/3的叶子后才进行售卖,而且每天市场里面也有专门的仪器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均未发现问题。”通海金山蔬菜交易市场内的菜农表示。

  多项措施保证安全

  据介绍,为了保证商户的利益与消费者的安全,汪家富的汪氏蔬菜企业于27日花费了60多万从深圳购进了一整套可以快速检测重金属、农药残留、三聚氰胺、甲醛的设备和相关试剂,目前主要设备已经到位,并已开始进行检测。这套玉溪私人引进的第一台检测设备将对汪氏蔬菜企业名下每天外销的1000多吨蔬菜进行批次抽检。

  据杨飞运介绍,检测主要包含有机磷、重金属、硝酸盐三种,甲醛检测不属于传统的农产品检测项目。“甲醛白菜”事件发生后,自15日上午开始,为切实维护通海蔬菜品牌形象,保障通海菜商、菜农经济利益不受损,通海县及时组织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要求全县广大蔬菜种植户在栽种过程中不得使用违禁和高毒、高残留农药;蔬菜营销户不得收购农药安全间隔期不足的蔬菜;在蔬菜加工、运输、储藏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添加剂。并由安监局牵头,组织农业、质监等相关部门成立清农小组与检测小组,对全县732户农资经营户展开规范农资市场大检查,并加大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力度,搞好农资市场清理和监管,从源头杜绝有毒有害农药流入蔬菜市场和蔬菜种植户手中。目前都未发现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及相关甲醛制剂,也未检测到通海蔬菜有喷洒甲醛的情况。

  杨飞运表示,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与保证质量,作为玉溪蔬菜集散地的通海将严把“进口关”,对进入通海的外地蔬菜一律要经相关部门检测合格后才能收购,且必须选择有合格标志的网套、棉被、泡沫箱等蔬菜包装材料,以避免对通海蔬菜的质量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