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让玉溪永远美丽

发布时间:2011-06-10 来源:玉溪市人民政府网

只有每个人都参与进来,爱护我们的美好家园,才能让玉溪的美丽永远延续

     创新机制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一项长久化、精细化的工作,如何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细化管理工作,是市委、市府长期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创卫不是一时的行动,而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树立天天创卫的思想……”市长高劲松多次强调,创卫是一个城市追求文明、健康和科学生活的发展之路,创卫是民生工程,也是实事工程,绝不是政府的面子工程,创卫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是优美的居住环境和福祉。我们要重视创卫的结果,更要重视创卫的过程,要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增强玉溪城市综合竞争力,让玉溪老百姓生活的环境一天比一天更漂亮,让玉溪成为一个最有生机、最适宜居住、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

  老百姓的卫生意识提高后,会对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一种压力,更是激励我们持之以恒推进创卫工作的动力。我市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立足建立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创卫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在创卫过程中,我市建立完善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重心下移、上级监督”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无缝对接、全面覆盖和“全范围、全天候、长时段”的城市管理目标。红塔区在全区建立了一级网络3个、二级网络14个、三级网络70个、四级网络218个,形成了覆盖中心城区的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变定性为定量,全面提高了城市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并先后制定出台了《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玉溪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通告》、《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通告》和《玉溪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通告》等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法规,为加强城市管理提供了规范准则。同时,《云南省玉溪市城市管理条例》已进入省人大立法程序,年内可组织实施,将为我市依法管理城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供法律保障。

  探索城市管护模式

  改善人居环境

  “创卫给我们社区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现在社区好几条巷子的路都比以前好走多了,雨天阴沟排水快,巷子里的生活垃圾及时清理,‘四害’少了,烦恼也少了。”泷水塘社区的戴丽琼高兴地说。

   城中村整治是我市创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整治过程中,我市将城中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相结合,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进一步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卫生监督员保洁制度,整治脏、乱、差和卫生死角,大力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卫生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34个“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综合整治均已达标。

  同时,坚持政府主导力、企业主体力和市场配置力“三力合一”,坚持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两手并用,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清扫保洁、公厕全部实行对外承包,明确责任,实行专人管理,提高了城市的卫生管理水平。

  “人人都为创卫尽一份力”

  “以前不太注意卫生习惯,经常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创卫刚开始时,还是改不掉这些坏习惯,后来看到大家都这么文明,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每个人都应该为创卫尽一份力。”周末午后,正在聂耳文化广场散步的市民李先生说。创卫之初,很多人觉得自己过去的生活方式受到了一些制约,多少有点不适应,甚至有点怨言。如今回过头来看,有了一个干净的城市,有了一个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每个人都在创卫中受益。

  在创卫中,我市形成了市、县、乡、村一体化的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中小学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各行业、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针对性强、重点突出的健康教育活动。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2.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达77.7%,基本技能掌握率达75%。同时,建立健全卫生大扫除、门前卫生责任、周末义务劳动、卫生坚持评比等制度,社区、单位上门收运垃圾覆盖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9.6%、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6.69%,实现了社区和单位卫生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

  创卫是一项民生工程,不仅只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让每个人都长期参与进来,形成自觉行动,才能让玉溪的美丽永远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