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源旧居待拆 有关人士吁请保留
雄伟的门头“八”字飞檐
建筑整体保存完好
1月17日,红塔区春和镇信访办接到一份交办件,反映的问题是,民国时曾任云南省参议员的杨开源旧居,由于农村规划,面临被拆,这幢老宅如果拆除会很可惜。记者联系了红塔区文管所到实地察看,红塔区文管所建议保留这所老宅。
杨开源旧居位于红塔区春和镇龙池村委会3组,建于民国初年,毗邻飞井海,背靠九龙池,正大门门头飞檐呈八字向外展开,门前一对石狮相顾而踞,是云南一颗印式二进二院两层楼土木结构房屋,占地面积约500多平方米,保存较为完整。杨开源旧居现在仍有人在内居住,走进大门后,只见屋内到处蛛网密布,衣服横晒,昔日连接前后院的门被许多杂物挡住,已不能通行。仔细观察,部分墙体已出现了裂纹,破败之象已现。
杨开源的孙子杨寿春在致本报的一封信中介绍,杨开源生于1860年,幼年家中贫寒,后经努力考取秀才,由于母亲去世,便在家守孝,其间,到冯井教书。不久,被派往滇南磨黑、石膏等地,担任制盐总监。之后,杨开源被选为云南省参议员、北京(全国)参议员,告老还乡之后,担任新兴州副参议长。
红塔区文管所所长李松认为,杨开源旧居是玉溪优秀的乡土建筑。杨开源曾任云南省参议员,使房屋具有了一定的历史价值,同时也是红塔区境内保存较完整的建筑,因此建议保留这所房屋。保留这所房屋后要考虑的则是如何利用这所老房子,让它发挥作用,而不是闲置。
“一个村子保留一两所典型的玉溪民居,让这些村子留下自己的地方特色,可以作为一个村子的根延续下去。”李松说。
杨开源的孙子杨寿生说,作为杨开源的后人,他也希望能保存这所房屋,让将来的人知道自己祖先以前住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给后人留点纪念。
龙池村委会3组组长董建明表示,按照村子的规划,这所房屋需要拆除,拆除后,将在原地建盖新房。如果保留这所房屋,将影响到10多户人家建盖新房,现在村里土地紧张,保留这所房子的难度比较大。杨开源旧居的存废问题尚待镇村两级商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