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市

澄江市凤麓街道聚焦“三年行动”推动小区治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5-16 来源:玉溪网

党建引领破难题 老旧小区焕新颜

——澄江市凤麓街道聚焦“三年行动”推动小区治理提质增效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汤思琪

今年以来,澄江市凤麓街道坚持干字当头、稳字托底、干部示范,着力实施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干部示范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学好用好“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抓工作“三部曲”,以“百名干部进小区”为抓手,把党建引领贯穿小区治理全过程,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努力打造“干部示范、群众当家、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多方发力

擦亮宜居小区底色

凤麓街道拥晖社区东苑小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典型的半开放式老旧小区,常住人口251人。由于缺乏专业物业管理,随着小区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逐渐破损,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2月拥晖社区搭建起“社区党组织+红色业委会+物业”的三位一体治理平台,将党建引领贯穿小区治理全过程。平台搭建后,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在小区内开展了四轮入户走访,并对小区绿化、监控等进行了全面细致排查,精准掌握了各项设施的现状及更新需求。

“在收集意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区中心花园绿化带的环境卫生及安全隐患问题是居民最为关切的焦点。”凤麓街道拥晖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陈树强介绍,为此,社区迅速组织街道工作组成员、社区人员、小区业委会成员、党员及热心住户共121人,对绿化带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向当地林草部门争取绿化苗木200余株。大家齐心协力,清除枯枝杂草,精心修剪绿化带、补种苗木,让公共区域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走进东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绿树成荫的优美环境,车辆停放整齐有序,公共区域干净整洁,处处洋溢着温馨舒适的气息。居民们也从最初的“被动参与”转变为如今的“主动融入”,小区真正成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宜居家园。“小区环境变美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现在大家生活在一个小区里,就像一家人一样亲!”东苑小区居民王奶奶感慨地说。

温情服务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揽秀小区组建了“环境监督队”,聚焦“飞线”充电、乱堆杂物、随意停车等长期困扰小区的顽疾,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使得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为激发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的热情、提高居民的归属感,三合园小区通过定期召开小区治理议事协商会,倾听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组织发动小区党员、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截至目前,已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3件。

澄波苑小区立足自身实际精心制定了小区管理公约,对小区的环境卫生、车辆停放、宠物饲养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违反公约的行为,小区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劝导教育。居民们逐渐形成了自觉遵守公约的意识,小区内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小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小区居民的每一份舒心,背后都是凤麓街道在老旧小区治理中的持续发力。据凤麓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沁霖介绍,为持续提升精准精细治理水平,凤麓街道整合街道、社区、小区三级党群服务中心资源,构建起了“15分钟服务圈”,培育了“志愿服务+专业社工”队伍,推动了老幼共托、技能培训等精准服务进楼入户。通过自治服务、社区能力建设等方式,让居民生活更便利。此外,通过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作用,进一步落实落细就业政策,有效促进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为了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凤麓街道持续拓展“春暖凤麓”“书香凤麓”“丹青凤麓”品牌文化活动,并结合“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大力弘扬文明实践主旋律,不断满足小区居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

共绘社区善治图景

凤麓街道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贯穿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老旧小区改造“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今年以来,依托“百名干部进小区”活动的开展,实施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仙湖民情大走访”,1500余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通过走访入户、院坝协商,累计收集车位占用、噪音扰民等民生诉求50余个,基层社会治理从“被动应对投诉”转向“主动发现解决”。同时,联动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统筹物业企业、业委会、辖区单位等力量,推进“雪亮”工程建设、矛盾纠纷化解、绿化补植补种等工作,不少小区实现了从“忧居”到“优居”的蝶变。

“紧扣‘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工作主线,我们将‘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老旧小区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效于民,建立街道民生实事工作清单,通过协商分批重点解决车位占用、电梯安装、噪音扰民等高频问题,多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李沁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