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海镜社区人人争当“仙湖卫士”
党员群众齐参与
华宁海镜社区人人争当“仙湖卫士”
“我从小就在湖边长大,知道保护这潭水的重要性。”华宁县青龙镇海镜社区主任龚绍发说,海镜社区活跃着30支农村文艺队,他们编唱花灯戏曲,歌颂赞美抚仙湖,宣传保护抚仙湖,广大群众形成了爱湖护湖的良好风气。此外,在争当“仙湖卫士”行动中,海镜社区党员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共同保护抚仙湖,增加群众对家乡、对抚仙湖的热爱和自豪感,形成了人人宣传、人人保护、人人监督的保护抚仙湖良好局面。
海镜社区位于风光旖旎的抚仙湖东岸,沿湖村落离湖近,在开展争当“仙湖卫士”行动计划中,海镜社区把争当“仙湖卫士”行动计划和党员积分制管理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严格考核,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行入湖河道“三长”制,构建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副主任,监委会主任担任“副河段长”,沿湖5个党支部书记担任“片长”的组织体系,辖区内11条入湖河道都进行了责任划分,有效加强了对入湖河道的治理。此外,组建了爱湖护湖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每月组织党员开展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实行社区班子成员包组、党支部包片、共产党员包户工作制,每个党员联系3户农户,有针对性地开展爱湖护湖宣传,带头开展“四清”保洁活动,带头参与美丽家园建设等工作,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龙头、党员作表率、群众齐参与的工作格局。
“村组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村内环境变得更干净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提高了。”海镜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学聪说,社区在加强保护抚仙湖宣传的同时,还加强制度建设,积极推动项目建设。村组干部与村民共同制定了村规民约,禁止村民到湖边洗衣、放牛,村民也都自觉遵守,房前屋后卫生由村民自己打扫,监委会主任每月不定期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登记,年底进行奖惩。此外,对面山、河道沟渠、村庄环境等都进行项目建设及综合治理。以前,有的村庄没有垃圾池,垃圾乱扔现象严重,现在建了垃圾池,群众自觉投放垃圾,环卫站定期清运,村内环境变得更加干净了。
据介绍,今年6月,海镜社区还实施了抚仙湖东岸面山生态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进行荒山造林5000亩,在面山种植核桃25000亩,实施引水上山工程及亮化美化工程等子项目。该工程的完工,将有力改善抚仙湖东岸华宁面山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对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人居环境、稳定保持抚仙湖I类水质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对五车大河、居乐大河两条重要入湖河道实施了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对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恢复生态河道,对两岸进行绿化。该工程的实施,将更好地优化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阻断污染物入湖。沿湖5个居民小组也将实施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现已完成社会协调工作。该综合整治工程将极大改善5个居民小组的居住环境,减少入湖污染,更好地保护抚仙湖。
“我市历来高度重视湖泊保护,在资金、项目上都给予我们很大支持。”李学聪说,老百姓也在用他们的方式保护抚仙湖。海镜社区文化氛围比较好,早在2004年,海镜社区就结合环湖文明走廊工程的开展,由社区牵头将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组织起来,组建了农村文艺队,他们编演花灯小戏歌颂抚仙湖。为提高编演花灯小戏、编唱歌曲的能力,社区还邀请了农民音乐家姚宝奇做指导,提高文艺队水平。农村文艺队通过编唱花灯小戏、歌曲等,围绕政策积极编排节目宣传,大力宣传抚仙湖保护。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海镜农村文艺队也成为当地宣传保护抚仙湖的重要力量。他们编演节目,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歌颂抚仙湖,并创作出《海镜,秀美的家园》《仙湖姑娘》《豌豆飘香》《仙湖情韵》等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目前,海镜社区30支农村文艺队有队员430多人,成为了争当“仙湖卫士”行动的重要力量。(记者 吴坤娱)